王晓勤 林山山 [摘要]作为完善组织内部治理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内部审计在加强内部控制、提供战略建议、促进组织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阐述了新时代提升内部审计质效的重要性,并对当前影响内部审计质效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进一步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推动内部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内部审计 质效提升 提升路径 一、提升内部审计质效的重要性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提升内部审计质效,不仅能促进内部审计自身创新发展,对于推动组织提升治理能力、实现组织目标以及完善审计监督体系等方面,也均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针对内部审计自身而言,目前仍然存在审计作为与审计地位不相适应的现象。利益相关方期待内部审计能够真实反映组织内部控制运行状况,客观指出组织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为组织创新健康发展提供直接有效的方法和建议。然而,现实情况是,目前内部审计在揭示问题、推动整改和促进规范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因此,内部审计需要进一步提升质效以更好发挥其在促进组织战略执行方面的作用,实现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的根本目标,展现出与审计地位相适应的审计作为。 其次,作为内部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在推动完善组织内部控制、提升组织运行效率、增加组织产出价值上具有难以替代的优势。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效能促使其更加有效地预防风险,揭示和整改问题,有效识别和改进组织治理过程中制度建设、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缺陷,提出具有针对性、指导性和建设性的对策建议,推动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完善,从而通过履行服务组织治理、提升组织效能的职责,实现促进组织全面提质增效的目的。 最后,作为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社会审计既相互独立又紧密联系,在各自职权范围和领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三者从不同角度、不同目标、不同方式和不同内容上对组织进行审计监督,对于组织目标的实现均具有重要意义。提升内部审计监督质效,能够使内部审计与国家审计和社会审计一起共同发力,更好地形成审计监督合力,推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 二、影响内部审计质效的主要因素 (一)独立性 2020年7月,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修订了以往的三道防线模型,提出了新三线模型。新三线模型着重强调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指出内部审计应保持相对于管理层的独立性,对所有与实现组织目标相关的事务,均要提供独立、客观的确认和建议。从实际情况看,近年来,尽管内部审计独立性有较大程度提高,内部审计的确认、咨询功能更加彰显,但仍然受管理层影响较多。同时,一些内部审计机构可能存在因缺乏顶层制度设计导致内部审计业务职权边界不清晰,组织对于审计与检查、督查等工作的界线不明确,对于确认、咨询与管理的理解不到位,将不属于内部审计职责范围内的业务事项,划入内部审计的工作职能范围等情况,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内部审计质效的发挥。此外,一些内部审计机构也存在机构设置不规范等问题,如有些内部审计机构与其他部门合署办公,挂靠在其他部门甚至是财务部门名下,存在“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现象,较大程度上影响着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无法保证内部审计质量。 (二)权威性 管理层的重视程度也是内部审计能否发挥促进组织价值增值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组织最高领导层掌握着组织最多的资源,控制着组织的发展方向,尽管不同组织的目标各有不同,而内部审计均能够通过监督、评价和建议等职能推动管理层决策科学化、管理规范化、风险防控精准化,从而促进组织目标的实现。因此,内部审计只有获得组织最高领导层的支持,才能够获得足够的审计资源,成为领导加强管理的“抓手”,更好地服务于组织的经营管理需要。同时,有一些内部审计机构在级别上与职能部门相同,自身权威性受到削弱,对被审计部门和单位的影响力不足。 (三)主动性 《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令11号)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政策措施情况进行审计,但是由于目前内部审计着力点主要还是聚焦于助力组织内部治理体系的完善和内部治理能力的提高上,结合国家方针政策进行内部风险管控、评价和建议的积极性不够高,将内部审计置于审计监督乃至更高层次国家治理大局中考虑的主动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加之部分国家重大改革任务缺乏刚性约束和明确指标,内部审计缺乏监督的动力和操作可行性,从而影响了内部审计的作用发挥。比如,近年来国家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方面,提出了双向转诊、远程诊疗、临床路径管理等改革要求,是规范、优化治疗流程、防止过度医疗的有效手段,有利于降低患者医疗费用,但会导致医院收入的降低,加之相关政策没有明确的硬性指标要求,因此内部审计监督的积极性不高。 (四)外部资源 相较于其他审计监督方式,内部审计具有“离得近、看得清、盯得勤、守得久”等优势,能快速获取内部信息,减少审前调查等环节,但内部审计仅能获得被审计部门提供的资料,获取外部相关数据、资料的难度较大,缺乏多角度、多维度比对分析相关数据的条件,从而影响对相关事项的准确判断。比如,在对招投标事项进行审计监督时,内部审计若可以获得工商登记、税务发票、社保等数据,比对分析投标单位之间、相关人员之间的关联关系,便可进一步调查发现相关疑点线索,但目前内部审计缺乏这方面的优势,仅能通过相关资料对招投标程序等方面进行检查,导致监督效果大打折扣,审计效果低于预期。 (五)技术工具 随着信息化和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内部审计活动呈现出数据规模剧增、数据类型繁多、业务内容复杂等特点。然而,当前很多组织的内部审计数字化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缺乏数据分析的能力和工具,导致难以全面、深入、客观了解问题全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论的准确性和审计建议的可落实性。信息化时代,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利用信息共享平台,以云计算、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手段为依托,通过远程网络审计与现场审计核实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审计工作,有效解决内部审计人员力量不足与审计业务繁重之间的矛盾。以大数据应用为例,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从不同渠道、不同层级和不同系统中采集数据,以减少误差。同样,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与组织各部门数据库的信息共享,为审计业务开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通过数据挖掘、数据整理和数据分析等功能发现隐藏的舞弊倾向,有针对性地进行线下审计,提高审计报告的准确性和审计建议的针对性。 (六)专业能力 内部审计是对组织内部的“专业体检”,目标是查出问题,但现阶段,内部审计通过查出问题,深入分析原因,进而找出体制机制运行的规律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的能力还不够。一是从职能作用上看,内部审计是加强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管理、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制度设计,但目前有的内部审计机构在发挥内部审计评价、监督和咨询作用方面仍存在不足,风险管理的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从资源分配上看,现阶段,一些内部审计机构存在人员数量不足、专业知识结构单一等情况,同时对组织核心业务了解不够深入,加之部分内部审计项目由外包中介机构具体实施,减少了内部审计人员提升能力的渠道,削弱了内部审计的作用。三是从审计范围上看,目前内部审计内容主要集中在财务、投资等方面,对涉及单位核心业务的审计监督较少,对风险管理关注不够,导致内部审计的内涵不足、外延减少。四是从质量控制上看,相较于国家审计较为完备的质量控制制度和手段,一些内部审计机构还存在审计计划契合度不高、审计工作要求不一致、审计过程随意性较大、审计程序不规范,以及审计报告质量不高等问题(吕寻贞等,2014)。五是从审计整改上看,内部审计的整改工作缺乏制度和机制保障,整改的实施流程、后续监督和结果认定缺少明确的规章和指标,整改责任主体不清晰,内部审计结果应用效果也不甚理想,审计报告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使得审计工作的内部监督和风险控制职能效用不足(文芳,2023;王文清,2024)。 三、相关对策建议 (一)加强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领导,提高内部审计权威性 加强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全面领导,就是要完善内部审计工作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把党建工作与内部审计相融合,把党的领导贯穿内部审计工作的全流程各环节。一是建立健全党领导内部审计工作的体制机制。强化内部审计发展的战略谋划和内部审计制度的顶层设计,建立党委领导下的内部审计委员会和国有企业总审计师制度等。设立与组织目标、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业务性质等相适应的内部审计运行机制,明确内部审计部门使命、职权范围、业务权限等内容。二是推动党领导内部审计工作制度的建设。完善内部审计工作规范体系,推动内部审计制度制定与执行落地,出台内部审计实施配套措施,为内部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三是增强党对内部审计中工作机制的监督指导。统筹协调内部审计工作,定期听取内部审计工作汇报,强化内部审计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审计计划的落实与执行,定期评价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有效性。考核工作质量和效能,建立整改督查机制,推动内部审计发现的重大问题整改督促,提高整改的刚性及约束性,增强内部审计权威性和执行力。建立和完善内部审计成果运用机制,立足于审计报告中的问题与建议,为领导层决策与思考提供参考。同时将内部审计成果作为队伍管理、评价考核、职位任免和奖励惩罚的依据,提高组织经营管理效率。 (二)完善内部审计工作机制和制度体系,增强内部审计独立性 独立性是内部审计的灵魂。首先,从认识上保障独立性。内部审计工作要定位于为决策层、管理层服务,代表组织利益相关方进行综合性、高层次的经济监督,做到独立审计,当好参谋助手,为组织价值提升提供坚强保障,提高内部审计人员职业荣誉感。其次,从部门设置和人员配备上保障独立性。内部审计机构应当在单位党组织、董事会或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明确内部审计部门职责,与审计对象不存在丝毫的利益关系,这是实现内部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手段。再次,从工作开展中保障独立性。确保工作独立,保障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实施过程中不受干扰,作出客观评价;确保业务独立,要确保内部审计部门秉持客观监督的定位,不介入部门或单位管理工作和可能影响履行内部审计职责的业务。最后,从制度上保障独立性。建立组织《内部审计章程》和《内部审计工作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从顶层设计和工作规范上提升内部审计独立性,让内部审计人员做到有规可依、有章可循。 (三)优化考核体系,调动内部审计主动性 行业主管部门在对所管辖单位(或企业)进行考核时,应建立目标导向的评价体系,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增强相关制度的刚性约束,强化对国家重大政策、制度改革落实情况的考核,合理设置考核指标,发挥考核的目标导向和引领作用,提升内部审计对国家相关政策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内部驱动力。将内部审计工作开展情况、职责履行情况、发现问题情况和后续整改情况等纳入单位绩效考核范围,并作为考核和任用领导干部的依据。单位或企业可对内部审计部门建立差异化考核机制,同级部门和下属企业不参与对内部审计部门的绩效考评,内部审计只接受直接领导机构的考核,对内部审计投入、产出、质量、效率和效果等方面的评价,都应当注重长期的、整体的分析,不应过于注重短期的、局部效果。 (四)强化内外联动,充分利用外部资源 一是发挥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的业务指导和监督作用,建立“两审”协同机制。强化国家审计对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健全、工作开展质量和效果、内部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等内容的指导和监督,提升内部审计能力。加强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的协作联动,建立审计计划协同机制、审计资源协同机制、审计成果协同机制、审计整改协同机制等贯通协同机制,打破信息“孤岛”,探索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升内部审计质效。二是发挥主管部门对内部审计的领导和督查作用。主管部门定期检查所管辖单位或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了解掌握内部审计管理体制、立项谋划、审计实施和结果运用等情况,通过检查督查等方式促使单位或企业转变观念,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督促内部审计建设不断完善。三是发挥社会审计对内部审计的服务和支持作用。相较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在独立性和财务审计专业性上具有独特优势,内部审计通过与社会审计机构合作,建立信任关系,让双方发挥各自特长,能够减少重复性工作,节约审计资源,从而实现协同发展,共同促进组织价值提升。一方面,内部审计借助社会审计资源开展业务,能有效缓解内部审计力量不足问题。另一方面,通过与社会审计合作提升内部审计专业度。四是发挥行业协会引领和交流作用。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对内部审计的理念引领和实践交流作用,为内部审计机构提供专业咨询和相互沟通的平台,组织开展培训,实行职业自律管理,加强理论研讨交流。 (五)完善保障机制,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信息化能力和专业素养 一是加强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在招聘选拔上,要优化审计人员配备,缓解内部审计人少事多的矛盾,并注重专业对口,以实现组织整体目标和提升内部审计总体质效为前提,优先挑选政治上过硬、业务上熟练、干部职工认可度高的员工。在后续培养上,要注重对于内部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和培训,定期邀请审计实务专家、业务骨干和法律法规权威人士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培训,强化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储备和业务技能提升,培养具备多种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提高内部审计队伍的专业化水平。二是加强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决策层和内部审计负责人要根据所在单位(部门)实际,从组织长远发展和内部审计现实需求出发,积极探索建设内部审计信息化平台建设,避免手工操作的失误,减轻内部审计人员的压力,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要在内部审计信息系统中构建全覆盖的审计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程序,同时加强与组织内部各部门业务软件以及外部信息平台的连通,打破信息壁垒,最大程度降低信息获取难度。三是加强内部审计规范化建设。要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工作流程、质量控制、考核评价等管理制度,并完善相关实施细则,确保内部审计工作依法合规。内部审计部门要依据内部审计准则设立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制定工作实施办法、岗位职责和评价约束机制等,包含方法、指标、项目实施、审计报告、审计整改以及成果运用等一系列内容,让内部审计人员有据可查。不同行业、不同领域和不同性质的组织要根据战略发展目标和经营运营特点,制定合适的质量评价标准,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 (作者单位:四川省审计厅 四川省审计科学研究所) 主要参考文献 [1]侯金平.内部审计领域推进研究型审计的认识与思考[J].会计之友,2024(8):115-121 [2]霍晓霞,徐向昕,周金娥,等.基于协同理论的公立医院内部审计建设路径分析[J].中国卫生经济,2023,42(6):84-87 [3]李新颖.现代企业制度下我国内部审计问题初探[J].科技经济市场,2009(4):76-77 [4]吕寻贞,米秀琼,穆平.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J].中国内部审计,2014(5):33-36 [5]王文清.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研究[J].财会学习,2024(13):128-130 [6]文芳.国有企业加强审计整改管理路径研究[J].活力,2023,41(20):67-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