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下午,图书信息中心组织全体教职工开展11月政治学习,会议由图书信息中心党支部书记何中华主持,机关总支书记巫文君参会指导。 何敬君领学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他分享指出,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战略高度,对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作了全面系统深入阐述,深刻分析了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深刻揭示了“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深刻阐释了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为新征程上扎实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注入了强大信心和动力。
苏敏分享了新华社评论员文章《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一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她分享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她表示,要深刻认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不断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真正担负起在新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使命。 桑涛分享了新华社评论员文章《深刻把握“第二个结合”的精髓要义——二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她分享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分享中,她围绕“结合”的前提、“结合”的结果、“结合”筑牢了道路根基、“结合”打开了创新空间、“结合”巩固了文化主体性等方面作了深刻阐述,并表示“结合”对新时代党和国家的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指引方向。 王小玉分享了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切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三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他分享指出,中华文明经历5000多年不间断的文化孕育,具有唯一性,是真正意义上独一无二的“广土巨族”。他从铁路发展建设过程中的技术层面、文化理论层面阐述了建设中华民族新时代文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同时,从学校铁道精神博物馆筹建的意义阐述了学校关于铁道文化研究的开创性、唯一性。 大家结合学校如何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开讨论交流。会议要求,要深刻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讲话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把讲话精神贯穿到图书信息服务工作全过程;要结合自身工作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文化素养、厚植文化底蕴;要时刻关注图书领域、信息技术发展,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助推学校文化建设与传播。巫文君总结指出,图书馆文化建设工作对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家要加强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落到实处。要坚持线上线下相结合,做好信息服务与图书资源服务工作。要加强校史资源建设、做好铁道文化的挖掘保护与发扬传播,推动学校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撰稿:王勇燕 审稿:何中华
|